有人说现在国内太卷了,于是很多人不约而同想到了出海赚钱。这是符合当前国情国策的,于是乎免不了引出一个问题,都2025年了,国内百度SEO都没法干了,这个谷歌SEO还能做吗?
关于这个问题,我认为主要看两方面:
一是你在国内卷得动不,卷得过不?
二是看谷歌SEO你做什么,怎么做。
看我文章的一般估计都是网络从业者,或者想从事网络兼职的朋友。我就说下百度SEO的现状吧,大站老站批量被灰产收购,压榨最后一波价值。新站就算你备案了也是根本不收录,或者就收录你一个首页。有人说,所谓百度SEO就是靠钻空子,这么多年下来不得不承认好像真的是这样。一会儿模拟点击快排,一会儿百家号发外链,最后的荣耀就是那批AI批量生成文章的,这个过程中有人确实赚了不少钱,但是手中的项目没一个长久的。现在存活下来的这些老站,应该没几个是光靠网站盈利的。
为什么会这样?
首先是短视频占据了大量用户时间,留给百度们的日活和停留时间实在是没多少了,这是趋势不可逆,挣扎也没用;其次,百度实在没有什么大的进步,没有拳头产品就一个基本盘还一直被强敌环伺日日蚕食。
最后再加上监管压力,我觉得百度连蜘蛛服务器的投入都肉眼可见的减少,不信你看看自己的站长后台蜘蛛频次是不是不如以前了,你再对比一下bing搜索,你就知道什么叫不差钱,动不动就日抓频次过万,要知道百度曾经也是这样猛的哦。然而,即便如此,百度居然还是占据国内搜索市场70%左右的市场份额,所以对靠中文站赚钱,我只能一声叹息了事。
作为曾经的百度站长,我转向谷歌站长,理所应当吧。如果你有类似经验,你应该也经历过我说的情况,所以如果你在其他赛道没优势,还是转向谷歌SEO才是最适合你的。
那也有其他行业的朋友,相信都有各种各样的理由,但是都一样因为太卷了,今年都想着出海。只要谈到出海就避免不了要谈出海做什么。
对啊,做什么呢?据我观察,目前出海人群大概分这么几个派别:
AI工具出海派:
一般都是程序员为主,只要掌握了SEO思维,他们分析分析未被满足的有搜索量的AI类关键词,再加上有cursor、claude等AI编程工具的加持,分分钟上 一个套壳AI工具站,有的狠的每天批量上10个站,根本不废话就是一个字猛上站,赌的就是总有跑出来的。
在线游戏出海派:
有能力自己开发小游戏的,肯定都是国内那些开发经验丰富的程序员了,游戏在世界范围内都是流量型行业,永远都需要新游戏。谷歌里确实也很多做的好的在线小游戏。像什么字谜、拼图、计算器、休闲小游戏、智力测试等等都有长尾关键词给你机会。有时候,他们甚至在github上能找到很多开源代码,改改就上线了。
跨境电商独立站:
依托国内工厂,雇佣SEO专员,一般都是团队化运作不适合个人。如果你没这条件,不建议走这条路,因为销售链路太长了,还要快递发货、售后、跨境收款、过海关、各国法律条款限制等等一系列问题,根本就不是个人能搞得定的。个人做这种一般都是找工厂合作,自己就卖个线索或者做个中介,全程自己把控不现实,你如果要做这个自己掂量掂量自己的实力。
付费投流黑五类派:
这帮人严格来说不是做seo的,他们更像过去国内那帮做百度竞价的模式。每天在抖音直播间里展示自己的账号后台,你一加他就发现他们这类一般都是卖高仿鞋、高仿表、男性保健品等等。shopify一般都不让他们这类生意用,只能自己找人用wordpress做个独立站,还要搞什么斗篷技术骗facebook的广告开户审核。新手小白我觉得如果不是你表哥表弟带着你,或者你发小带着你,还是别玩了,过程全是坑。如果你看抖音直播人家收费教你这些,大概率你是做不起来的。
不发货的老鼠屎派:
中国有句古话:一粒老鼠屎带坏一锅粥。有那么一个帮派,专门批量建站,批量采集别人shopify店铺的货品,然后标底价引诱老外付款,最后不发货,通过特殊支付渠道把黑钱洗白。这帮人把环境搞坏了,很多老外现在不敢买了,所以现在做跨境电商,你也得塑造可信、可查、可验证的形象了,不然老外也不是傻子,所以变现给真正做独立站的老板门上难度了。据说,有些人现在做独立站的要求之一就是,让他的独立站一定要看起来像是美国人做的,这里面有这帮人的贡献。
内容出海派:
这个起点相对低一些,因为他没有上面那几个类别的门槛高。做好英文或者小语种的原创内容,后期通过adsense或者亚马逊等联盟去变现,这种链路短适合起步。我也主要做这个方向,可供选择的还是非常多的,后面慢慢展开讲,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,后面我每上一个英文内容站,就尽量分享一下自己的起站规划和变现思路。
国外联盟lead派:
这种一般都是标榜自己手里有联盟的lead,一起刷联盟广告主的广告费盈利为主。这种我没做过,但是我专门考察过,这里面有真有假,我觉得水深没敢投钱干。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,我觉得他们这种模式不可持续,因为从根本上来讲,这个模式没有产生价值,只是更联盟经理合起伙来薅广告主的羊毛而已,能干多久是存疑的,如果有朋友试过可以私信我公众号,让我也学习学习。
目前观察到的有限现象已经足以说明,出海已非选择题,而是生存战,而且确实很多人已经在行动了。关键在于选对赛道,避开深坑,找到可持续的模式。我坚定看好内容出海的低门槛和长期价值,后续将在我的博客(taoma.com)和公众号(万刀内核)详细拆解我的实战起盘策略、避坑指南和变现数据,欢迎真正想踏实做事的朋友关注交流。与其国内卷,不如一起探索新蓝海的正确打开方式!你说呢?
原创文章,作者:万刀内核-James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taoma.com/g/151.html